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是全球衛生領域的重要目標,是預防和減少兒童新發感染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重要戰略舉措。生育健康寶寶是每一對夫婦的愿望,兒童健康成長是每個家庭的期望。
三病即: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
艾滋病全稱“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簡稱AIDS)。是人體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引起的一種慢性而致命的傳染性疾病。病毒對人體的侵害主要是破壞人體的免疫細胞,使人體抵抗力下降,最終并發各種嚴重的機會性感染以及惡性腫瘤等。
感染艾滋病病毒后,規范服用抗病毒藥物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復制,減緩發病進程或不發病。
艾滋病傳播途徑有哪些呢?
艾滋病主要的傳播途徑有性傳播(包括同性和異性性行為)、血液傳播、母嬰傳播。母嬰傳播是15歲以下兒童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主要途徑。
其中母嬰傳播途徑有哪些?
孕期----宮內傳播(懷孕期間經胎盤感染寶寶)
生產時----產時感染(分娩過程中,新生兒經過產道,接觸到母親血液、羊水、分泌物等)
產后母乳喂養----產后感染(主要是通過乳汁感染)
特別注意:感染乙肝病毒和梅毒螺旋體的孕媽媽也可能通過以上途徑(一種或多種)感染寶寶。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行為包括哪些呢?
多個性伴侶,無保護性行為,吸毒,共用針頭、針管以及其他可以刺破皮膚的用具,在消毒不嚴格的機構或場所接受有創操作(比如打針、拔牙、穿耳洞、紋身、針灸或手術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配偶或性伴。
艾滋病感染孕媽媽應該如何降低母嬰傳播風險?
孕媽媽孕期堅持規范服用艾滋病抗病毒藥物并接受相關檢查、住院安全分娩、新生兒預防性應用抗病毒藥物、人工喂養。
孕媽媽和新生兒在服藥期間請嚴格遵照醫囑服用藥物、不漏服、不擅自停藥。
艾滋病感染孕婦生育寶寶后應注意些什么呢?
出院7天內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提供新生兒訪視,必要時增加新生兒訪視次數;在常規新生兒訪視的基礎上,增加新生兒服藥、喂養等方面的情況了解和咨詢。
1月、3月齡、6月齡、9月齡(8月齡)、12月齡、18月齡在居住地婦幼保健院接受生長發育監測,艾滋病相關癥狀監測以及喂養等指導。
生后48小時在分娩機構采血,滿42天、3月齡、12月齡、18月齡在居住地婦幼保健院采血進行艾滋病相關實驗室檢測,以明確兒童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
兒童未排除艾滋病病毒感染前,不能接種卡介苗以及脊灰減毒活疫苗、乙腦減毒活疫苗、甲肝減毒活疫苗等活疫苗,但是可以接種滅活疫苗。如果出現艾滋病相關癥狀或免疫抑制癥狀,不接種含麻疹成分疫苗。
HIV感染母親的母乳中可以檢測到HIV病毒,HIV病毒可以經母乳喂養傳播給嬰兒;長期母乳喂養大大增加了母嬰傳播HIV的危險性;人工喂養是HIV感染母親最安全的選擇。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早期主要侵犯皮膚黏膜,晚期可侵犯血管、中樞神經系統及全身各器官,是一種復雜的全身性疾病。如果梅毒孕產婦沒有及時治療,傳染給胎兒的可能性很大,甚至危及生命。
梅毒感染孕媽媽應該如何降低母嬰傳播風險呢?
孕婦一旦發現梅毒感染,即刻在醫生指導下開始治療(如臨產時才發現感染也應即刻接受治療,并完成1個療程的治療),通常采用青霉素治療,如青霉素過敏,醫生將根據孕婦情況采用替代治療。
治療期間請嚴格遵照醫囑,不中斷、不遺漏。
通常情況,所有梅毒感染的新生兒均要接受預防性治療。
梅毒感染孕媽媽生育寶寶后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分娩前孕媽媽要接受非梅毒螺旋體血清學檢查,新生兒出生后也應接受此檢查,以幫助醫生評估新生兒情況,采取不同的干預治療。
出院7天內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提供新生兒訪視,必要時增加新生兒訪視次數。
3月齡、6月齡、9月齡(8月齡)、12月齡、15月齡、18月齡在居住地婦幼保健院接受生長發育監測,以及梅毒相關癥狀監測以及實驗室檢測,幫助隨訪醫生判斷寶寶是否感染梅毒,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排除梅毒感染后,兒童不再進行梅毒相關隨訪,只需定期接受兒童保健服務。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所引起的、以肝臟炎性病變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損害的一種傳染病,少數患者可轉化為肝硬化或肝癌。
乙肝感染媽媽應該如何降低母嬰傳播風險呢?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的孕媽媽需要定期接受肝功能檢測,有條件的可以接受HBV DNA檢測。由醫生根據孕媽媽HBV DNA、轉氨酶等檢測結果提出相應的干預或治療建議。
所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的孕媽媽所生新生兒,于出生后12小時內盡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首劑乙肝疫苗。
及時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及時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乙肝母嬰傳播的關鍵。
乙肝感染孕媽媽生育寶寶后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出院7天內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提供新生兒訪視,必要時增加新生兒訪視次數。
定期接受兒童保健服務。并按照國家疫苗接種有關要求及時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種,盡可能不推遲接種。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的孕媽媽所生兒童在完成全程接種后1-2個月要進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表面抗體的實驗室檢查,明確母嬰阻斷效果。
乙肝表面抗原陽性的媽媽可以進行母乳喂養。如有其他疾病或不能哺乳的情況應遵照醫囑。
為了寶寶健康,我們倡議
每一位孕媽媽在孕早期(孕12+6周前)接受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檢測,孕晚期、分娩前再次接受檢測;必要時孕中期也可以接受檢測。
鼓勵配偶接受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檢測。
每一位計劃懷孕的婦女或孕媽媽及其配偶在孕前、孕中和產后始終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安全性行為(使用安全套),避免高危行為。
如果發現感染,在醫生指導下規范干預,降低母嬰傳播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