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中,有“危”也有“機”,無論是對于身處就業壓力中的個人,還是商業競爭中的企業,在這場金融風暴中,都是機遇與挑戰并存。這個學習型的社會,鼓勵每個人隨時學習,終身學習,為可能到來的人生的每一次轉型做好準備。
網絡、軟件產業仍在增長
盡管金融風暴對美國的IT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是中國的情況不同,首先中國的金融業由于市場相對保守,受到的震蕩沒那么大,而金融行業(銀行)是IT服務的大戶,這是一個強有力的支持;
其次中國的IT服務還沒發展到高峰,還是一直處于一個上升的趨勢。尤其軟件業屬于非物化的無煙產業,不怎么受原材料漲跌的影響,像今年前三季度軟件產業的增速仍然超過30%。
金融風暴對歐美的影響較大,為了降低成本,或者為資金尋找良性市場,發達國家軟件外包產業反而會更多地從本國流向中國。
這樣的勢頭下,IT行業必然還需要大量增加從業人員,因此IT培訓產業仍然需求旺盛。
國外外包訂單旺盛
對于有自己的生產企業的培訓學校而言,學員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作為生產力直接參與軟件生產,并獲取不同形式的報酬,尤其是那些以軟件外包生產起家的培訓機構,可以帶動學員培訓業務。因此,軟件訂單的增減也和這類培訓機構的招生有不小的關聯。
有專家表示,盡管日本也受到金融風暴影響,將學員送往日本企業實訓的難度提高,但是日方的外包訂單依舊源源不斷,甚至有上漲的勢頭,因為對方為了降低成本,對中國的軟件外包需求上升,因此國內軟件外包行業有很大空間,仍然對該類人才保持需求的態勢,所以總體上仍然看好培訓市場。
危機創造更多需求
目前心里的恐慌可能大于實際的情況。信息時代,企業的信息化進程是不會改向的,可能會放緩,但不會倒退,金融風暴下,企業對IT軟硬件服務的需求仍然存在,只不過原本是一年更新一次,現在可能兩年更新一次。
現在企業對IT的依賴性越來越強,現在國內企業的信息化水平跟國外成熟企業相比差距不小,很多信息化的需求,包括數據、風險、管理等等方面,還有很大需求空間,金融風暴下企業的重新洗牌后整合,可能會帶來一些新的服務領域的需求,像風險、數據、外包等,相關的人才缺口也在擴大。
業界專家一致認為,金融風暴反而會創造更多IT服務需求,一方面是國外需求外包到國內;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國內目前出臺了大量拉動內需的政策,會大大刺激軟件業、教育培訓產業,如軟件產業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達5.8%。在動漫訂單、軟件外包訂單上,國外需求還有所震蕩,國內需求卻明顯增長。
社會對教育一向看重,所謂“再窮不能窮教育”,因此如果是真正有需求的人群,對教育培訓的花費是不會吝嗇的。
不論經濟形式好壞,什么時候都有人使用互聯網。企業都需要網絡輔助辦公。
金融風暴下,就業壓力增大,為了提升就業競爭力,會促使很多原本學習IT相關專業的人群選擇“充電”,通過IT培訓機構加強自己的專業技能,彌補原先理論脫離實際的不足,和用人市場對接。
另一方面,由于外貿、物流、制造業等行業的不景氣,許多原來從事該行業的人員面臨轉崗的選擇,而IT產業的增長勢頭勢必將這部分人群吸引到這個產業里面來,而進入IT培訓機構,是他們邁入IT產業門檻的最現實的選擇。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