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是部分與部分或部分與全體之間的數量關系。它是精確詳密的比率概念。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生活活動中一直運用著比例關系,并以人體自身的尺度為中心,根據自身活動的方便總結出各種尺度標準,體現于衣食住行的器用和工具的制造中。比如早在古希臘就已被發現的至今為止全世界公認的黃金分割比1:1.618正是人眼的高寬視域之比。恰當的比例則有一種諧調的美感,成為形式美法則的重要內容。美的比例是平面構圖中一切視覺單位的大小,以及各單位間編排組合的重要因素。
建筑表現是把不同的素材和建筑編排組合在一起,這樣就形成了不同的建筑效果圖,各種素材的面積與體積大小的比例、數量多少的比例,一定要符合尺度,給人以美的感受,如果比例失調,就破壞了美的秩序和規律,造成作品的失敗。
圖3-01(a)中的建筑的底部處在圖面的上半部分,由于其在構圖的比例失調,很容易給人造成頭重腳輕、根基不穩的心里感受,這通常是在建筑表現的構圖中比較忌諱的一點。那來看我們對其構圖比例進行調整后的圖3-01(b)有什么樣的變化,首先我們對前景的地面進行了一定比例的裁切,在構圖中使得建筑的底部由圖面的上半部分移到了下半部分,解決了構圖的不平衡感。同時構圖后建筑在圖面所占的面積比例增大了不少,可以更好的在畫面中突出建筑。
圖3-01(b)
比例是指一件事物整體與局部及局部與局部之間的關系,一切造型藝術都存在比例是否和諧的問題。和諧的比例可以引起人們的美感,使總的組合有明顯理想的藝術表現力。美好的構成都有適度的比例與尺度,即構成的各部分之間,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系要符合比例。
有些朋友剛開始做圖時,經常在比例上把握不準確。如圖3-02(a)所示,這是一張正常的透視圖,我們在圖面上拉出了一條紅色的參考線以標明圖面上的人物高度,用阿拉伯數字標出了3個位置并進行了局部放大,分別為圖3-02(b)、圖3-02(c)、圖3-02(d)。
圖3-02(a)
圖3-02(b)
圖3-02(c)
圖3-02(d)
我們從圖3-02(b)、圖3-02(c)、圖3-02(d)這3個局部來觀察,這幾個人物的頂部高度快超過一樓的高度了,尤其是圖3-02(d)中用橢圓框選的這個人物的高度已經超過了一樓的高度了,并且這些人物的頂部高度并不在同一條參考線上,這樣的比例明顯是有問題的。
像這樣的問題我們一般的解決方法是,剛開始就根據建筑定義好人物的高度,如果圖面上有明顯的臺階,我們就以臺階為標準(臺階標準層高為 0.15米 ,12層就是 1.8米 )。如果沒有臺階我們就以門窗的高度和我們的生活經驗來判斷出人物的高度,并拉出參考線,以后添加進來的人物素材,不論遠近,頂部都在參考線上下微距浮動就可以了。如圖3-03。
圖3-03
圖3-01(a)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