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產業部正試圖為國內嵌入式軟件“松綁”。
此前,財政部于2005年年底發布《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增值稅若干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全面取消計算機等制造型產品嵌入式軟件享受“18號文”所給予軟件產品的增值稅優惠政策。 此事一度引來全國各地涉及高科技器件產品研發的中小企業的恐慌。
現在,信產部正在全力挽回《通知》對嵌入式軟件造成的巨大沖擊。
“當增值稅突然由3%飆升至17%的時候,所有人都將這種調整視為一種災難!
事實上,有消息稱,財政部這項政策的出臺背景源于,有企業利用“18號文”,通過虛增嵌入式軟件比例來減少應交納的增值稅,從而給國家帶來損失,也使征稅管理混亂。
但現實是,嵌入式軟件已經成為中國軟件產業的重要支柱。
根據信息產業部統計,2004年中國軟件行業營業收入達2200億元,其中嵌入式軟件收入達到748.8億元,占中國軟件產值的31.1%。當年嵌入式軟件最大的生產廠家前三名為華為、中興通訊、海信。華為、中興的軟件產值在其總產值中都超過70%,其中嵌入式軟件與純軟件比例為6∶4。
更重要的是,類似于華為、中興這樣的大公司,往往可以通過稅收政策所允許的合理方式來進行政策規避:通常是專門成立一個軟件公司,所有的嵌入式軟件也通過此軟件企業完成,稅務部門依舊視其為可以享受“18號文”的規定,同樣享受3%的增值稅優惠。
亦有業內人士表示,“《通知》真正沖擊的,是那些軟件與硬件統一銷售的小規模企業,由于他們沒有開設專門的軟件公司的業務需要,就必須承受新的稅收政策!
深圳醫療器械企業邁瑞正是感受到《通知》所帶來巨大沖擊的中小企業代表,“按照新的政策,邁瑞在今年所上繳的利稅同比將增加50%! 早在《通知》下發之初,其董事長徐航就考慮要火速成立軟件公司來規避政策,雖然他認為這并非公司發展需要。
中國工程院倪光南院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大多數產值較高的制造企業里,其相當高比例的收入都來源于嵌入式軟件。“很多高技術設備產品里,60%-70%的價值都是軟件,其中除了30%的純軟件之外,余下的都是嵌入式軟件。因此,國家必須鼓勵他們的發展!
倪院士認為,嵌入式軟件是提升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關鍵環節,是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重點,要依托國內制造業和信息化市場大力發展嵌入式軟件。雖然可能有企業通過虛增嵌入式軟件比例來避稅,但政府可以考慮出臺更合理的政策來加強行業管理,比如,如果稅收管理混亂,那就應該加強稅收的執行力,如果嵌入式軟件的分類不清晰,那就應該重新整理嵌入式軟件的分類,而不應該“一刀切”。
實際上,就在此次由信產部經濟運行司所主持的會議上,信產部已明確提出,要借鑒國際統計規則制定軟件產業的分類標準,重新修訂完善軟件產業統計工作方案,以期在適應軟硬融合的發展趨勢的前提下,能夠重新給“嵌入式軟件”一個清晰的定義與分類。
據了解,此次會議已經根據這個目標,對《2006-2007年軟件產業統計報表制度》的統計報表、指標定義、計算方法進行修改調整,并從通信設備、計算機及網絡產品、視頻設備、集成電路設計、自動化控制系統、汽車電子等領域分組討論完善了嵌入式軟件的產品目錄。
根據信產部經濟運行司所透露的信息,未來將擴大和細化嵌入式軟件的統計范圍和產品目錄,將發展前景看好的集成電路設計和數字化產品列入其中。
資料:
“18號文”全稱《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國發[2000]18號文),該文規定:自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增值稅若干政策的通知》第十一條“關于計算機軟件產品征收增值稅有關問題”規定:“嵌入式軟件不屬于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簡稱18號文)規定的享受增值稅優惠政策的軟件產品”。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